每个国家/地区奥委会在每个小项上最多只能派一名选手参赛。入选代表团的运动员必须符合奥林匹克宪章及国际举重联合会的相关规定(包括体育禁药方面的规定),且必须在2005年12月31日或之前出生。[3]
为了减少举重项目普遍存在的体育禁药使用问题,国际举重联合会针对代表团总参赛人数方面做出特殊规定,一个国家/地区奥委会在举重项目上可派出的选手总数,取决于该国家/地区的举重协会在2008年北京奥运开幕至2020年东京奥运资格赛结束之时的一段时间内(下称指定时间段内),禁药违规的次数。以下是具体的要求:[3]
在指定时间段内禁药违规次数在10次以内(不含10次)的国家/地区举重协会,最多可派出四名男选手和四名女选手参赛
在指定时间段内禁药违规次数在10次至19次之间的国家/地区举重协会,最多可派出两名男选手和两名女选手参赛
在指定时间段内禁药违规次数达到20次的国家/地区举重协会,最多可派出一名男选手和一名女选手参赛
如果一个国家/地区的举重协会在2020年东京奥运积分赛期间禁药违规次数达到3次,无论该国家/地区的举重协会在指定时间段内禁药违规总数为多少,都会被禁止参加2020年东京奥运。[3]
计划配额
编辑
以下是举重项目计划分配的席位数:[3]
資格來源
出線資格
男子名額
女子名額
说明
国际举重联合会绝对排名(世界)2021年6月11日
各项目前8名
每项目前8名
每项目前8名
绝对排名以选手为单位,各选手主要通过国际举重联合会指定的各奥运积分赛来获取积分。如果一个国家/地区奥委会在同一个重量级别有一名以上的合资格选手位列前8名,或者该国家/地区奥委会在总参赛人数上达到上限,则该国家/地区奥委会可在这些选手当中任选其一,同时8名以外的排名最高者可递补获得席位。空出的席位会根据名次递补。
国际举重联合会绝对排名(非洲区)2021年6月11日
各项目首名
每项目首名
每项目首名
在相应小项上各大洲排名最高的选手会获得奥运资格。空出的席位会根据名次递补给同一大洲的国家/地区奥委会。
国际举重联合会绝对排名(美洲区)2021年6月11日
各项目首名
每项目首名
每项目首名
国际举重联合会绝对排名(亚洲区)2021年6月11日
各项目首名
每项目首名
每项目首名
国际举重联合会绝对排名(欧洲区)2021年6月11日
各项目首名
每项目首名
每项目首名
国际举重联合会绝对排名(大洋洲区)2021年6月11日
各项目首名
每项目首名
每项目首名
主辦國2013年9月7日 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
不適用
最多3个
最多3个
当主办国日本通过其他途径在对应性别上获得的席位数少于3个时,该国可在其他未获资格项目中作任意选择,直到该国在性别上获得的席位数达到3个。主办国未选择参加小项的最后一个席位会成为三方委员会邀请席位。日本无法通过亚洲区绝对排名获得席位。未使用的主办国席位会重新分配至世界绝对排名。
外卡
不適用
共计4个
共计4个
各国家/地区奥委会需要在2021年1月31日前提交提名名单。未使用的外卡席位会重新分配至世界绝对排名。
特别邀请
不適用
以国际奥委会公布名单为准
特别邀请名额不占用其余途径提供的名额。获特别邀请的选手如果放弃参赛,席位不会重新分配。
总数(不包含特别邀请名额)
98
98
实际分配情况
编辑
以下是举重项目参赛席位的实际分配情况:
代表团
男子
女子
运动员数
61公斤级
67公斤级
73公斤级
81公斤级
96公斤级
109公斤级
109公斤以上级
49公斤级
55公斤级
59公斤级
64公斤级
76公斤级
87公斤级
87公斤以上级
阿尔巴尼亚
W
RC
2
阿尔及利亚
W
1
美属萨摩亚
T
1
亚美尼亚
W
W
2
澳大利亚
C
C
C
C
W
5
奥地利
W
RC
2
白俄罗斯
W
W
2
比利时
W
C
2
博茨瓦纳
C
1
巴西
W
C
2
保加利亚
W
W
2
喀麦隆
C
C
2
加拿大
W
C
C
W
C
5
智利
C
W
2
中国
W
W
W
W
W
W
W
W
8
哥伦比亚
W
W
W
3
古巴
C
C
W
C
4
捷克
C
1
多米尼加
C
W
W
W
W
5
厄瓜多尔
W
W
W
W
4
法国
W
C
W
C
4
格鲁吉亚
W
C
W
W
4
德国
W
W
C
W
4
加纳
C
1
英国
W
W
W
W
4
希腊
W
1
危地马拉
RC
1
匈牙利
RC
1
印度
W
1
印度尼西亚
W
W
C
W
W
5
伊朗
W
W
2
以色列
W
1
意大利
C
W
W
W
W
5
日本
W
W
W
W
H
H
H
7
哈萨克斯坦
W
W
2
基里巴斯
C
1
吉尔吉斯斯坦
C
1
拉脱维亚
W
W
2
黎巴嫩
C
1
立陶宛
RC
1
马达加斯加
C
C
2
马耳他
T
1
毛里求斯
C
1
墨西哥
C
C
W
W
4
摩尔多瓦
W
RT
2
蒙古
W
C
2
摩洛哥
C
1
瑙鲁
T
1
荷兰
RT
1
新西兰
C
C
C
C
W
5
尼加拉瓜
C
1
阿曼
T
1
巴基斯坦
T
1
巴勒斯坦
T
1
巴布亚新几内亚
C
C
2
秘鲁
RT
1
菲律宾
W
C
2
波兰
C
W
C
3
卡塔尔
W
1
难民
S
1
俄罗斯奥林匹克委员会
W
W
2
沙特阿拉伯
C
RT
2
所罗门群岛
C
1
韩国
C
W
W
W
W
C
W
7
西班牙
C
C
W
W
4
瑞典
C
1
叙利亚
W
1
中华台北
W
RC
C
W
C
W
W
7
汤加
T
1
突尼斯
W
C
C
C
C
5
土耳其
W
C
2
土库曼斯坦
W
C
W
W
C
5
乌克兰
W
W
2
美国
W
W
C
C
W
W
W
W
8
乌兹别克斯坦
W
W
W
W
4
委内瑞拉
W
W
W
W
4
越南
W
W
2
參賽名額
14
14
14
14
15
14
14
14
14
14
14
14
14
14
197
备注:
W = 绝对排名世界名额
C = 绝对排名大洲名额
H = 主办国名额
T = 外卡名额
S = 特别邀请名额
RC = 未使用大洲名额重新分配
RT = 未使用外卡名额重新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