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亚足联公布了2026年女足亚洲杯的裁判名单。此次赛事的裁判员名单创下了历史新高,中国共7名裁判入选,其中董方雨和田金将担任主裁判,傅明则担任视频赛事官员。这一人数为历届最多,标志着中国在国际女足裁判领域的显著进步。
此次名单共有45名裁判员,比上届增加了13人,成为历届最多。对于本届赛事,视频助理裁判(VAR)系统将首次全程启用,并且将覆盖整个比赛阶段,包括小组赛。这一变革标志着亚洲女足赛事裁判标准的重大升级。
亚足联此次选拔的裁判员中,不乏曾执法过2023年女足世界杯的顶尖裁判,包括澳大利亚的雷贝尔特、日本的山下良美以及韩国的吴贤贞和金裕贞等。
在中国裁判中,董方雨和田金作为主裁判最为引人注目。董方雨,1991年出生,是亚足联裁判学院的首批毕业生,并于2022年获得国际级裁判资格。她执法过多个重要赛事,包括2024年U20女足亚洲杯决赛、2024年U20女足世界杯以及2024年女子亚冠邀请赛决赛等。田金则在2023年成为国际级裁判,毕业于武汉体育学院,目前是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的教师。田金不仅执法过世界大学生世界杯和U17女足亚洲杯资格赛,还创下了历史,成为首位执裁中国男足职业赛事的女子裁判员。2024年5月4日,她以主裁判身份执法了中乙海港B队与泉州亚新队的比赛。
此外,谢丽君和鲍梦晓分别担任两名助理裁判。谢丽君是四川大学锦江学院的老师,2023年成为国际级裁判,曾参与执法2023年女足世界杯等重要赛事。她在2024年中超第6轮海港对阵泰山的比赛中担任第二助理裁判,成为首位执裁男子足球顶级联赛的女性裁判员。鲍梦晓也有着不小的履历,曾执法2024年U17女足亚洲杯决赛,并且是国内首位亮相中乙的女子裁判员。
傅明作为视频赛事官员,凭借其丰富的经验,成为本届赛事的关键人物。他在J联赛和中超的执法经历,使他有望在未来冲击2026年男足世界杯。
中国裁判员首次参与女足亚洲杯的赛事是在2006年,当时的裁判阵容中包括了牛惠君和张冬青。上届女足亚洲杯时,秦亮、方燕和谢丽君等四名裁判入选,这也体现了中国在国际女足裁判领域的不断进步。中国足协也在尽力为女性裁判提供更多机会,包括参与亚洲男子赛事,力争在未来的国际赛事中展现中国裁判员的风采。
展开全文
对于中国女子裁判来说,进入国际足联的视野并参与顶级赛事是其长期目标。2027年女足世界杯,中国足协希望能够有一支中国女子裁判团队成功入选,继续推动中国女足裁判的发展。
回顾中国女子裁判的辉煌历史,1991年,左秀娣成为了首位作为助理裁判参与世界女足世界杯的中国裁判,之后她连续参加了两届世界杯。张冬青则在2023年成为首位执法女足世界杯的中国女子裁判,并凭借三场比赛的出色表现获得了官方好评。2007年,牛惠君、付红珏、刘红娟作为裁判组参与了女足世界杯,而秦亮、方燕和崔永梅则分别在2015年和2019年连续两届入选世界杯。
此外,中国女子裁判的奥运梦想也在持续推进。2000年,刘红娟首次以助理裁判身份参与了奥运会女足赛事;2008年,牛惠君成为中国首位执法奥运会女足比赛的主裁判。然而,2024年中国未能入围奥运会裁判名单。
2026年女足亚洲杯将于3月1日至21日在澳大利亚的珀斯、黄金海岸和悉尼举行。中国裁判员的出色表现,预示着中国女足裁判事业将迎来新的高峰。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