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28日,2025UCI公路自行车世界锦标赛将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举办。本届公路世锦赛有多项历史创举——首次落地非洲大陆,首次单独设置女子U23组别,首次禁止洲际职业队及世巡队正选职业车手参加男子U23组别比赛,男子精英大组赛线路难度堪称“史上之最”,看点颇多。对于中国车迷来说,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公路国家队此次派出了六名队员,参加9个小项的争夺,参赛项目数为历史之最。

让我们共同关注卢旺达公路世锦赛,关注中国国家队的表现!

参赛运动员:曾璐瑶(前左三,女子精英)、赵晴(前左四,女子U23)、张好(前右三,女子精英)、李优(前右一,男子U23)、刘建坤(后左一,男子精英)、苏浩钰(后左三,男子精英)

9月16日凌晨,中国国家队一行从北京首都机场出发,奔赴卢旺达首都基加利,开启本次公路世锦赛之旅。出征之前,队伍在机场酒店举行了行前动员会。

会议主持人、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竞赛服务部副部长珏琼对参赛队伍提出了五点要求。一是要珍惜机遇,顽强拼搏,为国争光:全体成员要珍惜此次参加历史性世锦赛的宝贵机会,在世界最高水平的舞台上全力展示自我、展现中国自行车运动员的风采,力争优异成绩,为国争光。二是团结协作,细致备赛:队伍是一个整体,要加强团结,互相支持,以认真细致的态度共同做好参赛期间的每一项准备工作,确保各个环节万无一失。三是严守底线,安全第一:必须高度重视包括训练参赛安全、人身安全、反兴奋剂安全在内的所有安全问题,时刻保持警惕,确保所有成员平安出征、顺利归来。要自觉遵守外事纪律,遵守当地法律法规,维护国家荣誉。四是以赛促练,解决问题:要将本次世锦赛作为检验前期备战成果的试金石,通过与世界高手的同场竞技,努力发现并解决备战中暴露出的问题,为未来的比赛积累经验。五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要充分利用自行车运动这一载体,通过体育交流增进友谊,向世界展示中国体育发展的新成就,展现中国青年开放自信、友善包容的精神风貌,做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和中外友好的促进者。

行前会上,全体运动员庄严签署了《反兴奋剂责任书》,再次表明了国家自行车队维护体育纯洁、坚决抵制兴奋剂的坚定立场和决心。运动员们承诺将恪守体育道德,干干净净参赛,维护国家形象。

抵达基加利之后,队伍马不停蹄的开展赛前适应性训练。比赛前半部分为个人计时以及混合团体接力比赛,训练以计时赛为主。

中国国家队六人除了有各自的个人计时赛以及大组赛比赛,还将在混合团体接力赛中争创佳绩。此外,今年加入到中国安踏mentech洲际队的中国澳门选手甘展博也将参加男子U23个人计时赛以及公路大组赛的比赛,开创中国澳门参加公路世锦赛的历史。

观赛指南——

公路世锦赛的举办,是卢旺达长期以来致力于公路自行车运动发展的重要成果。卢旺达早在1988年就创办了环卢旺达(当时还是地区性赛事),1991-2000年停办十年后,2001年复办并持续至今。环卢旺达于2009年开始成为UCI职业赛事,如今是UCI非洲巡回赛2.1级别多日赛,并号称为非洲最大型的公路自行车职业赛。环卢旺达借助该国“千丘之国”的地形,设计的赛段具有很高的爬坡难度,每年吸引众多欧洲高水平职业队参赛,竞争十分激烈。同时因为卢旺达人民对自行车比赛的热情极高,比赛所到之处都万人空巷,比赛氛围堪比环法,因此环卢旺达也成为了世界公路车坛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2023年,中国华兴洲际队就首次参加了环卢旺达的比赛,彼时有三位中国车手出战——刘建坤、苏浩钰以及滕耕。今年,刘建坤和苏浩钰将重返卢旺达,再次迎接卢旺达式爬坡的考验。

以上就是本届公路世锦赛的日程安排——

9月21日:女子精英个人计时赛(中国队张好出战)、男子精英个人计时赛(中国队苏浩钰、刘建坤出战);

9月22日:女子U23个人计时赛(中国队赵晴出战)、男子U23个人计时赛(中国队李优、中国澳门队甘展博出战);

9月23日:女子青年个人计时赛、男子青年个人计时赛;

9月24日:混合团体接力计时赛(中国队出战);

9月25日:女子U23公路大组赛(中国队赵晴出战);

9月26日:男子青年公路大组赛、男子U23公路大组赛(中国队李优、中国澳门队甘展博出战);

9月27日:女子青年公路大组赛、女子精英公路大组赛(中国队曾璐瑶、张好出战);

9月28日:男子精英公路大组赛(中国队苏浩钰出战、刘建坤候补)。

表格中的比赛时间+6小时即为北京时间,敬请大家关注中国车手的表现。

下面来逐一分析各个项目的比赛线路以及看点——

9月21日:女子精英ITT

21日上午首先进行女子精英ITT的比拼。各个ITT项目的起点均设置在BK竞技场,终点在基加利会议中心,只是折返点有所不同,以区隔竞赛里程。ITT比赛中带有3个爬坡,其中终点前的Cote de Kimihurura爬坡还是石头路面,对车手的爬坡能力以及古典赛能力都提出了极高要求。荷兰人沃勒林很有机会击败“大功率马达”型的对手,填补自己从未赢得彩虹衫的遗憾。代表中国队出战的张好此前在国内取得过多项全国比赛的女子ITT冠军,同时也是2024年全国公路锦标赛女子精英大组赛冠军,期待她的国家队首秀能取得突破。

9月21日:男子精英ITT

男子精英ITT的线路在女子组的基础上更多向南延伸,因此Cote de Nyanza返程的爬坡更长,同时多途径了Cote de Peage爬坡,里程达到了40.6公里,爬升难度更大。今年波加查要来挑战两届卫冕冠军爱妃,相信会是一场火星撞地球的较量。中国队苏浩钰和刘建坤两人出战该项赛事,期待能缩小与世界顶尖水平的差距。

9月22日:女子U23ITT

女子U23ITT的赛道在向南行进至Cote de Nyanza即折返,里程只有22.6公里,只有2个爬坡。代表中国队出战的赵晴今年赢得了泰国亚锦赛以及全国锦标赛的女子U23ITT冠军,期待她在世界舞台上也有出色发挥。

9月22日:男子U23ITT

男子U23ITT的赛道与女子精英ITT的赛道一致,比赛里程31.2公里。一些“留级生”(专门为了今年比世锦赛U23组而特意留在大车队的发展车队的车手,如比利时人Jarno Widar)对该项目金牌虎视眈眈,希望首次参赛的李优以及中国澳门队的甘展博能力争上游。

9月24日:混合团体接力

混合团体接力赛使用的是绕圈赛道,每个国家队派出男女各3人,先男后女进行TTT接力赛,男子和女子各骑一圈21.2公里的赛道,取第二位过线的车手的时间为团体成绩。目前很多自行车传统强国对参与该项目的热情不高,但该项目也是中国队在公路世锦赛上最有机会争取UCI积分的项目,因此必须全力以赴。

经过近两三年亚锦赛-世锦赛的历练,中国队在混合团体接力项目上越来越有心得,期待中国队持续提升该项目的成绩,为未来的奥运积分战添砖加瓦。

看完计时赛部分的线路,接下来看下公路大组赛的绕圈设置——

首先是基加利小圈,所有大组赛比赛都基于这个15.1公里的绕圈展开。该绕圈包含Cote de Kigali Golf/基加利高尔夫球场爬坡以及Cote de Kimihurura爬坡,其中后者为石头路面,单圈爬升约334米。蜿蜒曲折的窄路加上陡峭的短陡坡,颠簸的石头路,对车手的考验不亚于任意一场比利时春季古典赛。

Cote de Kigali Golf长度只有800米,但前半段平均坡度大于10%,每次通过都是一次间歇测试。

Cote de Kimihurura看似没那么陡,但是……

结合这样的路面,一骑一个不吱声。

接着看下基加利大圈,这个绕圈只在压轴之战——男子精英大组赛中出现。相比小圈,大圈还会增加3个爬坡——Cote de Peage、Mont Kigali/基加利山、Mur de Kigali/基加利之墙;其中基加利之墙也是石头路面。大圈的里程为42.5公里,海拔爬升约1000米出头;考虑到大圈结束后还有6个小圈/90公里的赛程,因此大圈未必对比赛走向有决定性影响,但谁也说不好冠军选手的射程范围有多远。

Cote de Peage在前面男子精英ITT就出现过,难度不算大。

基加利山是历届环卢旺达最重要的爬坡终点(或许没有之一),别看它平均坡度不大,实际上坡度很不均匀,几段陡峭的爬坡很有筛选性。

基加利之墙,顾名思义,又陡又颠,仅仅300米就能让你痛不欲生。

接下来看下不同组别的大组赛线路情况——

9月25日:女子U23大组赛

女子U23大组赛绕小圈8圈,全长119.3公里,海拔爬升约2670米。作为首次单独分组的世锦赛女子U23大组赛,相信这场比赛会十分开放,各路明日之星都会试图用一场胜利来敲开通往职业车坛的大门。也希望赵晴能在大组赛项目上取得突破。

9月26日:男子U23大组赛

男子U23大组赛绕小圈11圈,全长164.6公里,海拔爬升约3670米,也是近年来最难的一场世锦赛男子U23大组赛。不过考虑到诸如德尔·托罗这些来自次级别及以上职业队的超新星从今年起禁止参加世锦赛/洲际锦标赛U23组,比赛的舞台将更多归还给潜力新星。中国队上一个在此项目完赛的车手还要追溯到2019年约克郡世锦赛的吕先景,今年李优肩负着重塑辉煌的重任出战,期待这位业余车坛出身的大学生车手能超越自我。

9月27日:女子精英大组赛

按照惯例,女子精英组和男子U23组线路一致。今年女子精英组的争夺很可能是女子环法总冠军之争的延伸,看法国队的波莲能否时隔11年重夺彩虹衫,抑或是沃勒林在此项目中开胡。而张好和曾璐瑶也会迎来职业生涯最艰难的一天。

9月28日:男子精英大组赛

万众瞩目的男子精英大组赛,线路设置为“三文治结构”——9个小圈+1个大圈+6个小圈,全长267.5公里,海拔爬升6000+。今年的世锦赛难度之大令人发指,以至于除了波加查以及超神发挥的爱妃,你很难想象还有谁有机会赢。这场比赛的完赛门槛将会史无前例的高,竞猜有多少人能完赛也是个有趣的游戏,预计完成这样一场鏖战至少要消耗8000大卡的能量,能完赛就已经是体能怪人。中国队方面,苏浩钰继格拉斯哥世锦赛之后再次迎来挑战极限的机会,从喜德盛-阿斯塔纳世巡队归来的他已经在全国锦标赛中通过两枚银牌印证了自己的进步。他能在卢旺达更进一步吗?我们拭目以待。

个人心得:

去年的苏黎世世锦赛,我们见证了波波的百公里进攻夺冠,那是一场堪称伟大的比赛。当波波决定参加卢旺达世锦赛,甚至挑战ITT+大组赛同年双冠(历史上还没有男子选手做到过),一切变得更有意思起来。甚至当我们看明年加拿大蒙特利尔世锦赛以及后年法国上萨瓦/萨朗什-多芒西世锦赛的线路,感觉波波还能继续连庄。无论如何,今年世锦赛都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非洲。两年前我跟着华兴队参加环卢旺达首次踏上非洲大陆,今年我又要来啦!也欢迎大家关注我后续对中国队征战卢旺达世锦赛的报道。

关于国家队持续派队伍参加公路世锦赛,尤其是男子精英大组赛的意义,在此通过UCI积分规则和大家解读一下:

根据现行的UCI积分规则(男子),国家锦标赛分“A类”和“B类”,其中“A类”是指前一年度有车手参加了世锦赛男子精英大组赛的国家(只要求出战,不要求完赛),否则为“B类”。A类国家的公路大组赛国家冠军可获得100个UCI积分,而B类只有50分。对比国家锦标赛大组赛和ITT前八名的UCI积分相加,A类是521分,B类只有194分,两者相差327分。换言之,在争夺奥运资格或者次年世锦赛资格的竞争中,B类国家天然落后A类国家327分。对于在UCI国家排名40-50名区间的国家来说,每一分都至关重要,300分的差距更是决定性的。因此,为了确保国家排名位居前列,以取得次年世锦赛男子精英大组赛参赛资格(目前是国家排名前50名),进而取得奥运会入场券(巴黎奥运会是国家排名前45名),每年参加世锦赛男子精英大组赛是必不可少的。规则设定是一个连环套,一年套一年,中间只要断开了再想续上就会难度翻倍;女子的资格体系同理。

从明年起,公路世锦赛的积分周期也会和奥运会同步,以世巡赛积分周期为准(前一年最后一项世巡赛最后一个比赛日的次日起,至今年最后一项世巡赛的最后一个比赛日)。未来我们除了要持续参加世锦赛,还要加强培养本土职业车手,通过各项UCI职业赛去打积分。

最后,让我们相约卢旺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