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的上海申花队,正处于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的关键节点。那一年,甲A联赛即将改制为中超,而申花阵中汇聚了一批极具特色的球员,他们用双脚书写着上海足球的独特篇章。 那个赛季最令人难忘的,当属申花与同城对手中远的"上海德比"。4月9日的虹口足球场,张玉宁梅开二度帮助球队3-1取胜,赛后球迷高唱《申花永不凋零》的场景至今仍是老球迷茶余饭后的谈资。 然而赛季末的"末代甲A冠军争议"给这支球队蒙上阴影。由于"输球进中超"的奇葩规则,申花在收官战1-2不敌深圳后,反而以1分优势力压国际队夺冠,这个颇具戏剧性的结局至今仍是足坛热议话题。 如今回望2003赛季,那批球员多数已退役转型。张玉宁成为青训教练,阿尔贝茨在德国从事足球解说工作,而虞伟亮则进入了申花俱乐部管理层。他们共同谱写的绿茵故事,已成为上海城市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当虹口足球场响起"蓝血人"的助威声,那些关于2003年的足球记忆就会重新浮现——那是属于申花的黄金年代,也是中国职业足球转型期的特殊见证。甲A末代的申花记忆
核心阵容解析
"03年的申花有种特别的韧性,每当我们觉得要输的时候,总有人能站出来。"——资深球迷老李回忆道
历史回响